今天看了《叶问2》,超出我的想象。
首先,叶问第一部拍得已经十分出色,可以说我个人很喜欢。在第二部还没上映之前,我就在想,第一部中已经打过日本人了,在第二部还有什么作为卖点呢?后来媒体透露风声说打洋人,这样岂不是走了精武门之类的老套故事?
事实证明,故事果然老套。但在观看过程中,我仍然不免赞叹编剧、导演、演员的精彩演绎。虽然知道是打洋人,但故事拍得极为精彩。在整部影片过程中,情绪的处理比较巧妙,几乎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绪。
片子有很多出彩的地方,只挑几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说。
一、动作设计。洪金宝不愧为金牌动作设计,片中洪金宝扮演的洪镇南与甄子丹饰演的叶问在对决中,打斗动作比较精彩。因为要塑造叶问的形象,不能让叶问输掉,但洪镇南又是十分强的对手,所以打斗成平手,几乎是我想象之中的。但打斗到什么时候是一个问题,打斗中以一炷香时间为准,所以我开始觉得会在一炷香烧尽的时候两人平手。但很意外的,两人最后竟然是把比武站立的桌子打成两半,不得已结束这场不分输赢的较量。这场戏最让我紧张的不是打洋人的终极对决,而是叶问黄粱师徒在鱼档对阵数十上百手持刀具的洪镇南徒弟。那么多雪亮的刀砍过来,叶问只手空拳竟然可以安然无恙,捏一把冷汗。
二、对白。从叶问第一部,就看到很多匠心独运的对白设计,主要是日常对白十分幽默。叶问第一部中叶问和金山找比武时,叶问儿子叶准骑着小三轮车悠哉悠哉地“逛”进两人中间,说“妈妈说你再不还手的话家里的东西就都要被打烂了”的场景至今回想仍令人捧腹。第二部中,叶问也获得了很多搞笑台词,比如收黄晓明扮演的黄粱为徒时,黄粱要给师傅倒茶,叶问说:“不用客气不用客气。先交学费再说。”这句话由温和善良的叶问说出来,很让人意外却又合情合理(生活所迫嘛——老婆也迫)。叶问在遇到几个年轻人挑战时候告诉他们不用除去外衣,三两下就全部放倒后,淡定地说:“都说了不用除了。”更多笑料,恐怕要坐在一群人的电影院里面会更有感觉。
三、还是幽默。除了对白,角色的塑造也制造了很多“笑果”,比如片头出现的“三姑”,立刻让人想到了“六婆”。“三姑六婆”在粤语方言区里的意思跟其他地方的不大一样,至少在我印象中好像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意思。后来熊黛林扮演的叶问妻子永成临产时,果然叫六婆来接生,会粤语的观众会心同笑。有个猴拳的师傅,居然也跟孙悟空一样抖眼。还有另外一个不知什么拳的师傅,手脚怪异,老是转身背对对手,就不怕被从背后下手,眼看明明要被叶问打下去了,居然诡异的腿形一变,稳稳地坐住了。还有友情出演的任达华,他演的叶问好友周清泉失忆变成疯子,当叶问打赢洋人时,居然口出狂言,说自己和叶问、黄飞鸿、霍元甲是佛山四小龙,观众爆笑。
四、功夫片还是教育片,或者感情片?
固然,叶问的动作打斗十分激烈,但功夫片拍了几十年,观众见的也多了,不足为奇。不过打斗过程还是让人激动的,人本性如此,明知叶问会赢,还是想知道怎么赢,就像球迷看了N场足球,都是把一个球踢来踢去,每次都还是要看。叶问所以动人,应该不在功夫。正如叶问所言,他打咏春不是为了胜负,而是为了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他开武馆,是为了养活妻子家庭;他教育黄粱,学武学的不是招式胜负,而是修养;他打败洋人,却不是为了证明中国武术和西洋拳术的优劣,而是告诉人们要学会互相尊重。
叶问每一次与人比武,都是点到为止,手下留情,不像别人都是打到对方彻底倒下为止。他在即将打倒对手时,总是故意在打出最后一招的时候突然暂停,然后改为轻轻一击,让人输的心服口服。以武服人实至名归,以德服人更是可以得到众人乃至对手的钦佩,不但赢了武功,还凸显了人格魅力。
叶问有个好妻子。在第一部中,这个女人埋怨他只顾练武忽略家庭,后来也是在叶问不知情的情况下冲回现场看叶问打日本人,这次,叶问在打洋人,她刚好要生小孩,却没有告诉叶问使其分心,而是通过电台分担和分享了丈夫的每一刻。当我注意到这一点时,我想起了那句很老套却很经典的话:“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总是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人生得一知己至爱,难求。
叶问其实也是个好丈夫。首先他是个功夫宅男,不出去拈花惹草。他爱惜老婆,但不是怕,正如金山找嘲笑他怕老婆不敢比武时,他说:“世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在第一部中他自己干着挖煤的重体力活,却仍然宁愿自己不吃,藏下一只番薯留给妻子。当他打完洋人,对着众人,说现在最想做的事是回家。然后我们看到叶问这个练武的男人居然步伐轻盈跑回家,连腿都好像飘了起来,然后蓦然看见妻子抱着新生儿,旁边是大儿子,站在家门口等着,温暖地向着他笑,这一刻,可以定格,幸福啊!
五、好像叶问一直没有换过衣服,一直是长衫,不管是在打斗的时候还是去挖煤的时候。在别处看到有人写了一句“叶问是跟人斗殴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跟孔乙己一样啊。我也没觉得什么不合适的,相反,这套长衫似乎特别传神。在这套长衫里面,包裹了一种温和谦让、从容淡定的处世态度。叶问的弟子穿的是练功服,洋人拳王毛茸茸的胸毛外露,都与叶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正是咏春拳“不争之争”的精要体现,也是和为贵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武术道德的折射。
最后再说说影片的“水平”,其实会有很多苛刻的人在说叶问的情节老套。因为叶问同样和霍元甲那样的影片一样,通过痛打日本人或西洋人来激发观众的民族情感。这点无需否认,但我们更不可否认的是,现场很多观众慷慨地报以了热烈的掌声,观众看得很过瘾。在整部影片中,叶问的性格形象被刻画得让观众无法不服,感情的铺垫和过度好像算准了人们的心理波动,恰到好处。我相信,世上没有完美的影片,完美的是影片给予观众的体验。在看过几十年来各种各样的影片之后,观众的欣赏水平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电影拿什么打动观众呢?并不是每一部影片都是《阿凡达》这样的视觉盛宴,何况阿凡达始终还只是视觉效果惊人。所以,不妨慷慨点,只要去看,去感受。如果看完一部影片,我们还能够回味,还会向他人说起,甚至争论,那么,这部片一定有过人之处。何况,叶问展示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精彩的武术,还有更多这个社会极其需要的精神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