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世界末日

《后天》的导演五年后再度毁灭地球,这次,不仅仅是冰雪封锁,还有地震、火山、海啸。

不得不说这部片子还是一个成功的好莱坞特技作品。当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火山爆发,巨大的熔岩倾盆而下,主角用汽车和飞机仓皇逃命,红色的岩块追着汽车掉下来的时候;当庞然大物般的林肯号航空母舰被海浪卷着冲过来,压碎白宫的时候;当主角的飞机挣扎着飞起来,而在下面,整个地面已经轰然沉陷,摩天大楼转眼化为齑粉的时候;当海浪疯狂袭过喜马拉雅山,把世界屋脊也彻底淹没的时候……主人公命悬一线,在世界末日,如蝼蚁般追求一线生机。坐在大屏幕前的人,已经被接二连三的壮观灾难场面所慑服。

也许我们在有生之年都不会遇到世界末日,一百年太短暂,而宇宙已经用亿来纪年,神看着我们,跟我们看朝生暮死的虫子又有什么分别?几千年前的玛雅人就算准了2012年12月21日世界将毁灭,曾经有另外一位著名的预言家诺查丹玛斯也说过1999年世界会不复存在。我们想知道预言是否会成真,但是我们又怕它会成真。

灾难片把世界末日带到了观众面前,对观众来说观众,不仅仅是看到的震撼感官的壮观场面,也应该警醒:假如世界末日真的来临,我们应该怎么做?

导演依然没有改变他的风格,与后天一样,加入了更多的感情。离异的夫妻、感情隔阂的父子(这次是很多对父子)、深爱的父女和家人,当然还有在灾难中培养出来的好莱坞式爱情,多条感情线索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些感情戏几乎都可以猜测得到,比较老套,然而我身边还是有人禁不住掩面而泣。不过有几个地方让我觉得很意外的,一是财大气粗的俄罗斯富商自私到那个地步最后还是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自己的儿子,二是作为离异妻子新夫的戈特为他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把爱情留给了主角。

影片没有像通常描述的那样,世界末日,社会混乱。这次美国总统是黑人(应该是因为奥巴马的关系),他放弃了上方舟,选择了留下来与美国人民共存亡,并最终与林肯号航母和白宫一起消失。意大利总统同样选择了与国民共同祈祷,在最后一刻,等来神殿倾覆。这些人与那位美国指挥官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精英,他们有逃生的特权,然而众生平等的信念使他们坚持了用生命维护人类的精神文明。黑人地质科学家的父亲虽然是一个凡人,也显示了伟大的情怀,因为自己的年老,情愿把机会留给更有年轻和价值的人。美国黑人总统说得好:“一个年轻的科学家抵得上二十个老政客。”我都禁不住为这句话喝彩!

影片让中国观众觉得很亲切,因为加入了很多的中国元素。开始的汶川地震的抢救场面,一上来就是“党和国家会救你们出去的”,纯正的普通话。避难方舟的建造点也选择了在中国境内的喜马拉雅山。当那位美国官员来到方舟的时候,惊叹了一句:“这件事交给中国来做是对的,换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成。”他说的是方舟的建造。方舟的造型简直令人叹为观止,与被海浪卷得跟落叶一样的林肯号航母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我想所有中国观众看到这里都会偷笑一下吧?而且导演这次罕见地没有让美国充当救世主,而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全球的科学家,包括印度的天文学家和中国的建筑工人。

每次看灾难片都在问自己,为什么明知是假的,还要觉得紧张?最终还是明白,是自己不由自主地想象陷入与主人公同样的境地,面临相同的灾难,假如自己面临那样的场面,是否有主人公那样的足智多谋和运气逃出生天?使自己紧张的,是一种人生如蝼蚁的不安全感。而片子中有一位西藏老喇嘛,静坐着等待世界末日来临,在海啸到达前的一刻,他还从容地敲响了古老的铜钟,声音洪洪,仿佛穿透千年,穿透世界的毁灭与重生的轮回。

最后提一下,总体来说视觉效果还是我看过目前为止最震撼的片子,可惜全片没有一个突出的高潮,到最后躲进方舟,几乎完全就是感情戏,已经猜得到结局。个人感觉最震撼的时刻应该是飞机飞过城市上空,象征人类现代文明的摩天大楼纷纷倒塌,地面沉陷的时候。150分钟的片长也让人坐得太久了,前面的铺垫太长。还有就是中文字幕的翻译不够好,幸亏英语还过了四级,凑合一下字幕,还是能看懂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