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

今晚翻看族谱,从先人们的序言中,终于证实了一直的猜想:祖先是从福建移民而来。我一直就知道福建虽如此之远,但自己的语言和闽南、客家语言仍如此接近,必定是同源。小时有读过一段文字,说粤西廖氏是明清从福建移民过来,果然。

看着看着,不禁悲从中来,不忍卒读了。

据序言称,廖氏一姓,始于周朝伯廖,一直是嫡系。中原动乱,先祖宗福公移民到广东,在阳春清湖亡后(族谱言“仙游”),妻子携子迁来电白观珠泮洞。我疑惑先祖既亡,遗下的妻子何以不守业持家,而是迁居,想必是遭难逃亡。

一世至四世都是独丁,至五世始有二房。生活究竟是一副怎样模样,才使抚育子孙如此艰难?是病亡、夭折、饥饿、战亡?

先祖宗葬于阳春,承继的祖宗陆续葬于泮洞及附近岭、岗,而清明祭祖,却早已没有子孙祭扫。只是在一些传说中,零星得知有祖坟在阳春、泮洞岭等地,也听说有人偶尔群聚祭扫。近年却已鲜见。今人忙于生活琐事,维持三餐,争夺名利,离乡背井,各筑院墙,早已没有宗族观念。

先祖苦立宗庙,繁衍子孙,而今子孙却不知其墓所在,无人祭扫,更不识血脉何来。看着族谱上面的序言,“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然族无谱,何以明本源序尊卑,别亲疏,辩异同,考世系……”

时至今日,我辈连族谱都是初次捧读,始明祖源。现今的独生子女,使子孙繁衍不能昌盛,现代社会的生活,减少了人们的交流,不能再像古人那样夜间围炉而坐,在古老的故事和传说中追本溯源,传承记忆。生活的压力,也使人们穷于谋取物质生活和个人利益,传统公序良俗荡然无存。

族谱续修序言嘱托,廿至三十年间,应再次续修,上次续修时间为一九九五年,时间荏苒,等我辈成壮年,也要承担起祖宗的遗训了。而我辈,已然不识老人、幼儿,地名也不会读、写,祖坟未曾拜祭。先人之训,何以遵嘱?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